4月27日6時48分11秒,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參與研制的“遙感衛星一號”,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,由“長征四號乙”運載火箭成功送入預定軌道。隨之,太陽帆板、衛星天線順利展開,至此,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“十一五”首發衛星取得了開門紅。
這次發射升空的“遙感衛星一號”是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、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、中國科學院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單位共同參加研制的。衛星重2700公斤,主要用于科學試驗、國土資源普查、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,將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。
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在“遙感衛星一號”中主要承擔了數傳分系統、有效載荷天線子系統和一些星上重要設備的研制。該星是我國首顆微波遙感衛星,技術新、難度大。面對巨大的困難,型號兩總和全體研制人員發揚“四個特別”的載人航天精神和認真踐行神舟文化,在長達七年的研制過程中,刻苦攻關,創新管理,實現了“三新”。即:新載荷、新領域、新臺階。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制的有效載荷關鍵產品,已經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,處于國內領先水平,創造了航天事業新的輝煌。
衛星發射成功后,將陸續進行調姿、在軌測試、星上加電、開通試驗等程序,整個在軌測試工作將全面展開。
“長征四號乙”運載火箭是三級液體運載火箭,在這次發射中首次采用了三級發動機二次點火技術,衛星也采取了一系列新技術。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89次飛行,也是自1996年10月以來,我國航天發射連續第47次獲得成功。
今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50周年,也是航天發射較為活躍的一年,年內將發射多顆通信衛星和科學試驗衛星。“遙感衛星一號”的發射成功,實現了“中國航天年”的“開門紅”。